專題: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暨《中國經營報》創刊40周年論壇
12月10日-12日,“2024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暨《中國經營報》創刊40周年論壇”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新動能與新引擎: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曲永義致辭。
曲永義提到,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正在加速重構,中國經濟改革正在從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站在歷史的重要節點,以新質生產力為新動能,打造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可謂恰逢其時。
他指出,把握新質生產力,可以從“新”和“質”兩個方面來理解。“新”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數據等新生產要素和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創新性優化配置形成的新產業組織形式為依托的生產力發展形式。“質”即是本質、品質,主要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和綠色發展為主要特征,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是新質生產力質的核心標志。而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速發展則是新質生產力質載體。“新質生產力其最終落點仍然是生產力發展,正是在這樣的生產力變革要求下,動能應運而生,并蓬勃發展。”
他進一步表示,新引擎則蘊藏在新興產業與商業模式的蓬勃興起之中,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它們以創新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然而,曲永義強調,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在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的道路上,企業仍面臨諸多挑戰。技術創新的高投入、高風險,新興產業發展初期的市場培育難題,以及傳統思維和體制機制的束縛等都需要我們去攻克。這就要求企業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堅定的創新精神和強大的創新執行力。
對此,他呼吁廣大企業:
一、要加強科技創新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實現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跨越。
二、要積極擁抱新興產業和新型商業模式,用于探索未知領域,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開展跨界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三、要注重人才培養與引進,打造一支具有創新意識、專業素養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
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超前規劃引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企業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展望未來,曲永義談到,新動能與新引擎必將引領中國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讓我們攜手共進,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共同繪制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磅礴力量。”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