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中證金牛座記者1月26日獲悉,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已批復開展第二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為520億元。
據悉,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獲準以契約制基金方式參與試點,開展長期股票投資,發揮長期資金、耐心資本作用,助力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此前,在1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擬定1000億元,準備在春節前先批500億元,馬上到位,投資股市。后續還將根據保險公司的意愿和需要來逐步擴大參與試點保險公司的數量和基金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批試點在機制上比第一批試點更加靈活。“基金可以是單獨由一家保險公司發起設立,也可以由兩家或者兩家以上的保險公司聯合發起設立。”肖遠企說。
從目前情況來看,本次獲批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便是采用兩家以上保險公司聯合發起設立基金這一方式。
據肖遠企介紹,2023年10月份,金融監管總局批復同意了中國人壽和新華人壽兩家保險公司通過募集保險資金試點發起設立證券投資基金,規模是500億元,投資股市并且長期持有。基金設立一年多來,運行比較順利,實現了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綜合動態平衡。據了解,基金收益還是很可觀的,基金繼續看好股市的投資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險企通過設立私募基金的方式入市,有助于平滑險企利潤表波動,提升險資投資權益市場積極性。
以第一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為例,國泰君安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考慮到中國人壽和新華人壽兩家公司各出資50%,在報表上將采用長期股權投資計量和權益法核算,將私募基金公司的利潤和分紅按比例計入投資收益,有效緩解直接投資二級權益對新準則下報表的影響。
“利潤表波動下降將有效解決當前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波動以及新會計準則實施環境下權益資產投資意愿較低的問題。保險公司將有更大的空間提升權益投資占比,從而優化利率下行背景下壽險公司的資產負債匹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劉欣琦說。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