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周,美股占全球市場比重突破去年峰值。
資金流向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購買美國股票。
自2022年10月見底以來,美股牛市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美聯儲政策轉向、經濟數據強勁和人工智能行業發展預期帶動三大股指持續上漲,其中標普500指數過去兩年的漲幅均超過20%。這也讓投資者的信心不斷強化,不過今年的市場波動性風險可能有所加劇,特朗普上任對監管和減稅的立場有望帶來經濟的利好,但關稅和潛在的債務問題將成為擾動因素。
強勁買盤入場
根據機構對過去二十年的數據計算,新年首周美國市場市值占全球總計市值的比重已經飆升至紀錄新高,超過了去年11月末的前期峰值。
美股的持續強勢吸引了全球投資者正在持續買入。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統計發現,海外投資者在過去三個月里以創紀錄速度購買了美國股票,共計765億美元。根據當地投資協會的數據,去年11月英國流入美國股市基金的零售資金為5.9億英鎊,而英國國內股票基金的資金外流規模為1.52億英鎊。與此同時,韓國去年持有的美國股票金額飆升65%。
權重科技股的亮眼表現成為了推動市場走高的重要動力。截至2024年底,蘋果、英偉達、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占標普500指數權重達到29%,創上世紀60年代以來市場集中度新高。
花旗集團近日發布報告表示,微軟的支出計劃、即將開始的“星際之門”計劃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外界對資本支出可能下降的擔憂。“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非常渴望芯片,這就是為什么現在資金會涌向芯片行業。”花旗估計,受益于減稅和放松關注的提振,全球范圍內美股的盈利增長可能最為強勁,約為15%。該行維持其對美國股市的“增持”立場。
摩根大通交易團隊近日表示,雖然股市強勁上漲所面臨的風險正在增大,但是在經濟強勁增長的背景下,出現熊市下行的“可能性極小”。根據亞特蘭大經濟模型工具,美國去年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有望達到3.0%,大幅好于1.8%的長期可持續水平。
機構也在持續看好美國市場。在本周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幾乎所有的觀點都指向做多美國、做空歐洲。相對于歐元區經濟的低迷前景,投資者似乎更加“害怕錯過”(FOMO)美國明星科技股行情。
多風險因素待解
作為華爾街的著名多頭,研究公司Yardeni Research總裁兼創始人雅德尼(Ed Yardeni)卻發出了警告,1987年股市崩盤、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就也出現了類似情況。“海外資金的加速涌入往往是一個相反的指標,他們往往是熊市前的大買家。”他寫道。
新年伊始,中長期美債拋售已經給投資者發出了警告,基準10年期美債一度突破4.70%。市場的擔憂因素包括政府預算赤字、特朗普未來政策議程對通脹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以及高企的估值水平。
嘉信理財在市場評論中分析稱,債券收益率上升將繼續成為市場波動罪魁禍首。這對權益資產有幾個負面影響:借貸成本上升、金融環境收緊、股票風險溢價吸引力降低和糟糕的市場廣度。
本周,剛剛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就揮起了關稅大棒,計劃從下月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關稅,并對歐盟等貿易伙伴發出了警告。德意志銀行稱,美國從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約占總體個人消費支出的4.7%,占核心消費支出的5.4%。如果額外的25%關稅貫穿生產的所有階段,預計核心PCE價格水平將提高約1.4%。
近期美國通脹指標出現波動,受商品價格反彈和服務需求持續強勁的帶動,美國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至去年下半年以來高位2.9%。包括紐約聯儲和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均顯示,1年期通脹預期持續走高,主要因素就是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擔憂。美聯儲降息前景因此不斷縮水,利率期貨定價顯示,今年充分定價只有一次。
這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美債收益率上升及對美股估值的擠壓。機構FactSet匯總發現,標普500指數遠期市盈率已經達到22倍,遠高于歷史均值的16倍。高盛認為,目前美股的定價接近完美,與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表“非理性繁榮”言論時相同。
在特朗普關稅主張的背后,是美國巨大的債務問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此前致國會領導人的一封信中表示,美國政府將在1月21日達到法定債務上限,并開始采取“非常規措施”,以避免潛在的災難性違約。事實上,近期國際金價再次逼近歷史高位,也與財政狀況的擔憂有關。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去年有關債務上限的國會拉鋸造成了美股多次突發跳水。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