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藥投資部落
1月24日晚間,A股醫美龍頭企業華熙生物發布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
數據顯示,華熙生物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歸屬凈利潤1.46億元到1.7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4.18億元到4.47億元,同比減少70.47%到75.36%。
這是華熙生物上市以來,交出的盈利數據最差的一份年報,也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
華熙生物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成立于2000年,公司以透明質酸(玻尿酸)為核心,通過微生物發酵和交聯技術,開發出廣泛應用于醫藥、化妝品和食品領域的生物活性材料。
自從2019年在A股上市之后,華熙生物以“醫美龍頭股”的行業地位,股價最高曾達到313元/股,市值一度達到1500億左右。
但是從2021年7月開始,華熙生物的股價開始了漫漫下跌之路,目前距離歷史高點已經跌去了8成以上。
關于此次業績大跌的原因,華熙生物提到,公司堅持并持續貫徹管理變革,推進管理變革項目的落地。因管理變革的組織架構升級、薪酬體系變革、咨詢公司費用和股權激勵費用等超過7000萬元,管理變革帶來了一定短期成本上升,但為公司長期發展夯實基礎。
除了上述影響,資產減值也是華熙生物歸母凈利潤下降的重要因素。華熙生物提到,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公司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的相關規定,為真實、準確地反映公司截至本報告期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本著謹慎性原則,公司對應收賬款、存貨、商譽等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對存在減值跡象的相關資產計提了大額減值準備約2.1億元。
從公司給出的上述理由來看,問題還是出在了護膚品業務板塊。
目前,公司的三大板塊中,玻尿酸原料業務保持了穩健增長,醫美針劑業務依然處于高速增長狀態。
但是公司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板塊,受市場競爭加劇、產業周期波動和戰略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調整仍在持續。
醫美產品和護膚品雖然看似很接近,但是二者有完全不同的營銷套路和市場玩法,即使是在醫美產品領域得心應手的華熙生物,跨界到化妝品&護膚品領域,也多少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事實上,功能性護膚品技術壁壘較低,進入者甚眾,主要的競爭集中在營銷端,對于華熙生物來說,很難像玻尿酸醫美產品那樣,以技術專利和產品注冊等優勢建立牢固的“護城河”。
有研究認為,受消費疲軟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愈發趨于保守,定位中高端的華熙生物護膚產品受到不小的沖擊。
另外,由于消費降級趨勢顯著,護膚品板塊客單價有所下行,再疊加流量成本高企,功能性護膚品市場的利潤空間在持續被壓縮。
在功能性護膚品板塊處于發展低潮階段,華熙生物仍然在拓展新的板塊。
華熙生物表示,公司正在進行第三次戰略升級,從基礎生物學前沿研究出發,聚焦糖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兩大方向,依靠合成生物領域的產業轉化優勢,為生命健康提供科學解決方案。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