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周妙妙 深圳報道
繼去年10月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進入“2.0時代”后,預定利率或將繼續調整。
1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的定價機制相關文件或近期出臺,業內預期二季度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有所下調。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預計從2.5%降至2.0%;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預計從2.0%下調為1.5%;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預計從1.5%降至1%。
稍早前有市場消息稱,監管部門召集險企研究在3月底再次調整預定利率。
所謂“調節定價利率機制”,是指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2024年8月,金融監管總局《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中提到要建立該機制。預定利率基準值的確定,將參考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長期利率。達到觸發條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及時調整產品定價。
預定利率基準值所參考的長期利率方面,2025年1月9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61%;2024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最新數據出爐:5年期以上LPR為3.6%。
業內預期降息降準或繼續。日前召開的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強調,將在今年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長城證券分析認為,一季度的降準降息時點有可能跟去年如出一轍,即先降準,再降息??紤]到銀行“開門紅”、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受阻等因素,1月降息的概率并不特別大。
考慮到上述節奏,業內人士預期,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時間或將在二季度。
業內人士表示,人身保險預定利率下調與長端利率下行趨勢相適應,有助于緩解“利差損”風險,建立與市場利率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可以進一步提高預定利率的調整效率和及時性,提升險企資產負債匹配水平。
對此,新利率周期下,推廣分紅險也成為2025年人身保險市場共識。分紅險產品在保證收益之上還存在浮動回報,可以兼顧保本與收益的平衡。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